日本实践型高职迈出第一步 -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证教材
记者 日本无线码2021芒果
4月1日起,被命名为“专业大学”或“专业短期大学”的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正式开学,这是基于日本2017年3月部分修订的《学校教育法》相关规定。此举成为日本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纳入短期大学以来、时隔55年的又一次大学制度的划时代变革,标志着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朝着以高等教育阶段实践型职业教育为核心向就业过渡的方向大步前进。
职教短板制约日本经济发展
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这是因为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关乎日本职业教育体系转型与升级的最大短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以制造业技术与技能发展为重点突破而相关人才又十分紧缺的时代背景中,日本企业争相占有人力资源,开始采用“终身雇佣制”来留住人才,并且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展企业内训练。此时的学校教育并不需要关注职业教育,仅需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主要通过企业内的教育训练形成,即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由企业来承担、在实际工作中实现。
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信息化加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朝着高端化、流动化发展,“终身雇佣制”开始瓦解,企业内教育的价值也随之淡化,来即能战的“战斗力”成为企业劳动雇佣的口号。以往由企业承担的实践力培养开始转向学校教育,开展实践型职业教育成为日本教育界急需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课题。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大学方面仅在广泛的教养教育中开展辅助的职业教育,其聚焦的依然是“学术”,职业教育的定位、意义并不明确,没有充分开展实践型职业教育,更没有形成相应的体制;短期大学无论是学制年限还是专业种类,均无法应对社会对人才高端化的要求;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教育的高等专门学校规模过小、专业过窄,无法帮助毕业生充分衔接社会;以技能教育为优势的专门学校属于学校体制外的教育机构,虽然不受法律约束在制度方面拥有很高的自由度,但确保质量却存在问题,学校规模太小,教师队伍、设施设备相关标准太低,学校之间差异很大等等,很难全面承担高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任。
教育与研究职能立足产业实践
日本政府将新机构定位为与大学平起平坐、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制方面与现有大学、短期大学基本相同,攻读4年学制的学生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攻读2—3年学制的学生毕业后获得“短期大学士”学位。通过学位证明括号中的“职业”标记,明确该毕业生所接受的是基于职业实践知识的综合型培养。
编辑: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证教材
审核:日本无线码2021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