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检PISA的启示:成绩卓越但仍需努力 - 教育培训学校起名大全

记者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问题,我都没有!”有人自鸣得意地告诉朋友,“因为我从来都不去做身体检查。”看似高枕无忧,实则自欺欺人。

作为教育系统“体检”的PISA测试,自2000年开始,OECD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评估各国15岁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瑞典与芬兰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两个国家教育质量应相差不大。然而,根据PISA“体检报告”结果,芬兰学生表现名列前茅;瑞典的结果令其沮丧,但报告也促进了瑞典的教育改革。

是否教育投入多多益善,有了经费就万事大吉?根据PISA分析报告,对一个学生从6岁到15岁的累计教育经费若低于50万美元,则投入越多学生成绩越好;但当教育投入高于50万美元,却发现经费投入并未带来学生成绩的相应提升。因此,在确保一定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如何改善教育系统方为问题关键。

一、成绩卓越毋庸置疑

2009年上海参加PISA测试后,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四省市曾先后参加,成绩基本都甚为优异,令世界瞩目。尤其是数学和科学成绩,常高出第二名数十分,而其他国家之间往往只是数分的差距。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代表我国大陆地区参测的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事实上,诸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卡罗来纳州这些个别地区也有参加PISA测试,未见其在世界名列前茅。

二、京沪苏浙学生情绪健康需关注,但非弱项

学生情绪健康备受关注。虽然亚洲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他们常因不愉快等而备受诟病。从PISA数据来看,京沪苏浙学生的正向情绪(即愉快、有活力、喜乐等),高于OECD平均水平,也高于芬兰、爱沙尼亚、澳门、香港等高学业表现的国家。在负向情绪上,虽然四省市学生对失败的恐惧高于芬兰和爱沙尼亚,但远低于香港、澳门及新加坡。

数据也告诉我们,在学校内部,学生情绪健康程度差异甚大,即世界各地每所学校内都有情绪健康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仅凭数据的平均分就认为某国家、地区或学校有更多情绪健康较差的学生,未能充分了解数据的含义与启示。每所学校内皆存在过分紧张及焦虑的学生,这值得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家长关注,京沪苏浙亦不例外。

三、学生不愿从事科学相关职业是危机

“科学救国”曾是过往百年很多青年的志愿。但问及“学生30岁时希望从事的工作”,PISA2015调查结果显示,京沪苏粤仅有16.8%的学生希望从事科学类事业,虽然一些西方国家如芬兰、德国也较低,但四省市在72个参测国家中排名靠后。相较而言,虽然美国学生成绩不高,但有38%的学生希望从事科学类工作,英国、新加坡、加拿大也分别有29%、28%、34%,都令人羡慕。全球都在强调STEM的重要性,我国大陆中小学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编辑:教育培训学校起名大全

审核: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

2019年12月11日 日本无线码2021芒果

最新更新